近年来,台州银行业不断学习深化“千万工程”经验,创新产品服务,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力点,重点扶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支持,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村民共享“绿色收益”
在浙江临海的青山绿水间,一场由绿色金融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正焕发勃勃生机。
走进临海西北乡镇,农房屋顶上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蓝色矩阵”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更成为村民增收的“阳光存折”。
临海市卓亚新能源公司老板郭勇摸着村民朱大爷家新装的光伏板感慨:“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困难,还把阳光财富带给了更多的村民。”
这家专注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运营的企业,采用“屋顶租赁+光伏发电”的运营模式,为村民搭建起“晒着太阳赚钱”的致富平台。每户屋顶不仅能获得3万元租金,10年后安装的光伏系统产权也将归属村民,更能带来年均1万元的售电收益。然而每户8万元的初期投入曾让这个惠民项目举步维艰。
临海农商银行在全员大走访时捕捉到企业困境,当即为企业制定了“共富绿色乡村贷”服务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给予利率优惠,仅用2个工作日便完成300万元信用贷款投放。如今卓亚新能源的光伏版图已覆盖20多个行政村,500多户村居住宅,累计装机容量突破8兆瓦。
据悉,临海农商银行以“共富绿色乡村贷”系列产品为切入点,在广袤乡村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图景,该行650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已惠及近30家光伏企业。
生猪养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浙江省台州市杜桥镇的生猪养殖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加速迈进。
村民老郑多年来扎根养殖业,养殖经验丰富。老郑介绍,我国人均年猪肉消费量约20至30千克,市场需求相对平稳。
老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购买1500余头小猪仔,按照均价400元至600元/头计算,至少需要60万元,况且生猪养殖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养殖周期约6至9个月,在这期间仅投入无产出,并且饲料、人工等各项费用需每月现结,老郑一时拿不出这笔钱。
民泰银行临海杜桥支行工作人员在走访后了解到老郑的难处,为老郑提供了 80 万元纯信用农户贷款,支持其扩栏,改造养殖场。
目前,养殖场里2000 多头生猪,每头猪都配有 “身份证”即耳标与电子档案,养殖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如自身成长信息、饲料信息等都记录到该档案中,并通过计算机及时将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同时,养殖场还配备了监控装置,实时监测猪群动态。
“以前养猪靠经验、靠土法子,现在养猪都用上了高科技,用设备就能掌握每头猪的生长情况。”
乡村旅游的破局之路
“这边的风景真的很美,没想到现在的乡村是这样的,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成片的油菜花,漂亮的徽派小楼,还能接受红色教育,我还会再来的。”来自上海的游客陈丽珠对三门县亭旁镇岙楼村的短途旅行赞不绝口。而推动岙楼村从经济薄弱村华丽转身为热门旅游地,三门农商银行功不可没。
岙楼村曾是经济薄弱村,村容村貌较差,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虽紧靠亭旁镇红色景点核心区域,却因资金短缺难以发展。三门农商银行敏锐捕捉到岙楼村的发展潜力,积极探索“民宿 + 金融”模式,为岙楼村的红色旅游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在了解到岙楼村的困境与需求后,三门农商银行迅速行动。该行针对性地为当地民宿产业推出一系列优惠金融政策。针对民宿建设初期资金需求大、抵押物不足的难题,创新推出“美丽乡村·家业贷”特色信贷产品。这一产品简化了贷款手续,降低了准入门槛,延长了贷款期限,给予利率优惠,让更多民宿经营者能够轻松获得资金支持,用于民宿的装修、设备购置等方面。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当地不少有想法、有干劲的村民想开办民宿,却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发愁。三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村庄,详细了解每一户村民的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为符合条件的村民及时发放贷款。截至目前,“美丽乡村·家业贷”已累计为岙楼村的民宿经营者发放贷款1800万元,支持了60余家民宿的建成与运营。
除了资金支持,三门农商银行还为当地的民宿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定期为经营者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同时,在支付结算等方面,为民宿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渠道,方便游客消费结算,助力民宿提升服务效率。
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岙楼村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一幢幢崭新的徽派建筑映入眼帘,粉墙黛瓦彰显江南水乡淡雅。
接下来,三门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民宿 + 金融”模式,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岙楼村及周边乡村的旅游、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邮编:310001 传真:0571-87189503
版权所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浙ICP备13024687
技术支持: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