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工行浙江省分行组织“旺季大走访”专项大行动,金融服务小分队来到主营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浙江DH科技有限公司,得知企业因为近期收到较多订单而存在流动资金缺口,鉴于其母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多轮风投、具有较高股权价值、符合商投联动特色融资场景的最新抵押政策,就现场推荐、高效投放了首笔“科股贷”500万元。
“‘科股贷’是我们工商银行依托并购、股权等业务的股权估值优势,通过模型测算,实现价值挖掘,进而利用股权质押方式来拓宽抵质押物范围,致力于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并提供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务。”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开年以来该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执行实施工银集团总行党委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专业服务综合优势进一步显现。
推进“认股选择权+”工具落地运用
元旦过后,工行浙江省分行将其持有的浙江NH科技有限公司认股权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了登记托管和确权。“这是我们践行金融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稳步发展的使命、推进省股权交易中心‘认股选择权+’创新融资工具落地运用的一项切实举措和有益尝试。”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笔认股权的登记托管是浙江省内国有大行分支机构首笔认股权的外部登记,充分体现了工行浙江省分行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做好做深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决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NH科技已进入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但由于其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引入股权投资人的市场时机和相关条件还不成熟。据此,工行浙江省分行在综合分析客户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后,发挥科创金融专营体系功能,提供了“科创贷款+认股权”的组合方案。
“这套业务模式,通过投贷联动,向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发展前期,可以获得我们工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为科技创新和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并提前布局进入股权市场的健康发展之路。”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
“认股选择权+”创新融资工具落地运用后,该行将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加强协同,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投融资支持、财务顾问、资本市场培育等领域,为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进而提升省内金融机构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持续推动浙江省认股权试点平台的建设,扩大合作范围,在认股权的登记确权与价值评估方面共同作出有益的探索。”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强调,该行会用好认股权登记转让这一重要抓手,拓展服务中小科创企业的方式方法,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打造“科技企业—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多维共赢的资本纽带。
“电碳挂钩贷款”在省内率先破冰
上个月底,工行浙江省分行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依托“电e金服”平台,成功落地了第一笔“电碳挂钩贷款”2350万元,在全省金融系统首开先河,成为浙江银行业支持产业链绿色发展的经典案例。
模式创新。此次探索实践,不仅在全国工行系统首次把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表现挂钩,而且通过金融手段,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从而促进绿色发展。贷款发放初期,提供5个BP(基点)的利率优惠,鼓励客户增加绿电使用并加强碳足迹管理;一年内,如果企业达到约定的电碳挂钩目标,贷款利率再降低5BP,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就恢复基准利率水平,从而形成“激励+约束”的动态利率调整机制。
专业支撑。这笔业务中,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电碳挂钩指标的选择、目标设定及碳绩效评估提供专业支持,确保贷款模式科学合理且目标明确;工行浙江省分行与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则依托“电e金服”平台,共同为省内企业提供绿色转型金融解决方案,“电碳评估+金融”服务模式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达成绿色发展目标。
打造标杆。“电碳挂钩贷款”成功落地,不仅降低了供应链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将促进电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绿色转型均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而这一创新模式,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首创性和可复制性,为绿色金融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及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依托‘电e金服’平台,探索更多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全省乃至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持续的金融动能,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
近年来,工行浙江省分行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通过优化金融产品、完善生态信用贷模式,不断拓宽绿色信贷渠道,增强绿色金融赋能力度,助力省内各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等于经济价值”的先进理念。
碧海金沙,蓝天白云。舟山拥有总长2444公里的海岸线以及滨海盐沼、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蓝碳”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当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而工行浙江省分行协同辖属舟山分行,通过创新产品服务,为其海洋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助力。
“我们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以每公顷贝类或藻类养殖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物,依据测算金额,发放专项贷款,盘活了水产养殖企业沉睡的‘蓝色资产’,开辟了金融支持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还采用‘海洋能源+海洋牧场’融合创新模式来推进养殖、海工、装备、碳汇等多领域融合创新,一举三得地促成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道。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年前,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项目39台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DEW-D7500-204型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完成了码头总装工作。如今,东海之畔,一台台海上“风车”在万顷碧波中迎风旋转,成为蔚蓝大海上的风景线。
为了助力这一重大项目落地,工行浙江省分行指导并协调辖属台州分行和杭州分行,组建行内银团,成立金融专班,成功审批项目授信18亿元;同时,还专门发放了企业设计项目前期贷款8亿元,用于工程提前采购设备、建设物资等事项。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展望未来,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邮编:310001 传真:0571-87189503
版权所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浙ICP备13024687
技术支持: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